文明城市在路上(网络最佳作品奖)
□勉县新铺镇初级中学八(4)班:蒋保成
□指导教师:文冬梅
文明是城市的标签,文明是奔小康的前提,文明亦是一座城的骨架。文明之城不仅仅是要看它的楼有多高大、树木有多茂盛、花有多鲜艳,更是要看大众的心理素质,以及他们对这环境贡献了什么。
勉县是个美丽的县城,归汉中管辖,这里素来有“西北江南”“三国圣地”之美称。每当开武侯庙会的时候,都会引来四面八方乃至外国旅客到这观光,共品三国历史。
以前总听妈妈说,武侯祠脏、乱、差,往往有些人在里面随地吐痰,乱扔纸张,对诸葛墓很是不敬。就因为这个原因,我很少去里面观光,但到如今就不一样了。当地政府为了解决这一不文明行为,以免破坏文化宣传以及建筑市容,便加强了县城卫生管理治安制度:该罚的罚,该教育的教育,并向县民传播文明市容,共创未来的理念。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武侯祠几乎很少有人出现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了。
漫步武侯词,听鸟儿啾啾欢唱,看园林秀色风光,一抹暖阳照在古树之上,温暖了翠绿,于是便有了一地婆娑树影,暖色斑驳。
勉县有一个新铺镇,便是我家所居之地,因清朝有人在此设铺,便得名为新铺。
青绿的山峦点缀在汉江之中,那河流潺潺,环抱大地,让人沁心脾。在以前新铺周围到处是土房,随处可见的泥路以及垃圾,有些地方甚至散发着垃圾的那股臭味。在下雨天极为显著,雨水滴答的落入坑坑洼洼的地上,人们踩着泥泞不堪的山路,偶尔会踩到一些烟盒,食品包装袋,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出行极不方便!
我就是一个妥妥的受害者,小时候回外婆家,出太阳还好说——可以把垃圾捡起来再走。一到雨天,那路就变成了一锅“垃圾浓汤”,如果走的稍微不小心,一旦踩到垃圾,那我就会立刻变成在淤泥里来回蜷动的黄鳝 ,泥土的芳香掺杂着垃圾的腐朽味,真的极为窘迫!
后来,为了贯彻党的全面小康社会指导方针以及文明创建城市理念。当地政府便实施村道硬化,设置倒垃圾站点,积极向人民阐释文明建设城市的道理,从此告别了难走的伴随着垃圾的土路,路上也很少有垃圾的印记。那以来,勉县一直都在提高居民文化素养以及县城文化素养:开展绿色出行活动、植树造林活动、三国文化历史活动以及乡村改造活动,“双减”等等,让父老乡亲和孩子们告别传统居住方式,教学方式,迎来更为适宜人的小康文明社会。
近月来,勉县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勉县县民积极创建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的实施。
我相信只要有那抹红色在手,人民支持在手,努力在手,自觉在手。那么,我们的城市会越来越好。
手捧着红心向党,看青山绿水,回首过往,风光旖旎,你我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