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座城(三等奖)
□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一(8)班:何香萱
□指导教师:宋远菊
有这样一座城,昔有稼轩写下“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汉中,自古以来便是兵家所争之地,汉高祖刘邦逐鹿中原,于此建立汉王朝。
有这样一座城,孟山人惊叹道“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环汉中城有河名汉江,回复万里,派做九龙盘。
有这样一座城,一座洗尽铅华,揽辔澄清的城,她走在了“十四五”规划蓝图里。
有这样一座城,她的名字叫汉中。
今日汉中,围绕汉江建设,称一江两岸。
今日汉中,贯彻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响亮口号。这山这水,如何为金?如何为银?身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汉中市遵循“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全力推动流域环境治理建设,将她建设城市的心,传得更开更广。
今日汉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护绿”为本,持续打好碧水、蓝天、青山、净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但要想办好文明建设,走在时代前沿,她不得不布局,统筹规划。今日汉中,要用绿色生态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从出生之时就接受着自然的馈赠,大自然用一捧捧金黄的粟粒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凭着这肥沃的土地,我们在上面创造了文明;凭着这山光水色,诗人在山川间留下了动人的诗篇。如今,经济发展的浪潮澎拜,工业化的呼声迭起,在山光水色中孕育的灵魂开始变得狂热躁动。
当王维的空山被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宁静,当杜甫的沙鸥被窥伺的猎网笼罩,当柳宗元的小潭不复清澈与幽静,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满目疮痍的山河,该以怎样的面貌去看待我们的文明?又该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我们的未来?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冰冷、物质、冷漠的世界,我们需要的是美好的大自然。一个天蓝、水绿、花艳的家园和心灵的栖息地,和谐而安宁。
文明的进步并不意味着就要破坏生态,而是与之携手同行。人与万物共生共长,我们都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应重视生态,守护自然,善待这一湖碧水、一片蓝天,实现文明的永续发展。生态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需代代接力、久久为功。人类只有真正把自身融入自然发展的脉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头脑清醒,文明方能走向成熟;而那些,目光短浅为短期利益而破坏生态的行为无异于竭泽而渔,自掘坟墓。保护环境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才可搭建留得住乡愁的原乡。从“科学发展观”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两手抓是当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生存的重要保障。
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是我市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优势和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和根基,完备的工业体系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青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而不懈奋斗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