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网络最佳作品奖)
□北京师范大学汉中实验学校五(2)班:赵绎哲
□指导老师:王 璞
垃圾分类,是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分门别类的投放,并通过分类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是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运转的基础,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地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同时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的家乡陕西省汉中市在实行垃圾分类管理,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这和我们目前的生活以及子孙千千万万代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这件伟业具有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我们每个人都要立即行动起来,参与其中。
实现垃圾分类,首先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垃圾填埋和垃圾堆放是我国目前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无论是哪一种,都要占用土地资源。其次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现代社会的很多垃圾含有化学物质,有害物质随着地球的循环而进入到整个生态圈中,污染水源和土地等,最终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再者,可以实现再生资源的利用,将垃圾变废为宝,如回收纸箱、纸张、书籍等能够保护森林资源,回收果皮蔬菜等生物垃圾,可以作为绿色肥料。最后垃圾分类能提高民众价值观念,能够使得民众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提高个人的素质、素养和绿色环保理念。
只有做好垃圾分类,我们的市容市貌才能更整洁,更美观,环境才能更卫生,更宜人。只有做好垃圾分类,才能让更多的“废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只有做好垃圾分类,才能减少垃圾清运和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使用,减少垃圾处理成本。只有做好垃圾分类,才能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千秋万代赖以生存的根本。
根据我国现行的关于对垃圾分类的指导意见,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过期食品、果皮、蛋壳以及花草枝叶等;有害垃圾包括有危害性、传染性和易燃易爆的垃圾,诸如废旧电池、水银温度计、电脑、电视机、空调、手机及医疗垃圾等;其他垃圾指上述垃圾之外的垃圾。
通过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使我完全掌握了对垃圾的分类以及对有害垃圾的认识。因为我有很多电动玩具,所以对我来说,日常使用和接触到的最多的垃圾是废旧电池。在小区物业组织的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科普中,我了解到,据科学家研究表明,随便丢弃一个废旧电池,可使1平方米的土地颗粒无收,60万升水无法直接饮用,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这个数据令我感到十分震惊,因此我今后将格外注意对废旧电池的回收,把它们交到小区物业指定地点,不可乱丢、乱放。
通过对本次征文比赛的准备和对主题的思考,使我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我将从我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发动父母、亲朋好友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这项伟业中。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山更青,水更绿,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