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踪迹(网络最高人气奖)
□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九(8)班:李宁宁
□指导教师:何青云
一缕缕阳光直射,一阵阵花香袭来,一声声鸟鸣回荡……抬眼望去,满眼绿色才发现,原来,这便是我一直盼寻着的绿色家园------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住在燕子砭,门前就是嘉陵江,河水的两岸是一座座山林,山上的树木十分茂盛,在树林中,有一些小鸟常常在树上鸣叫着好似是在唱着一首首动听的歌谣。春夏秋冬,都各有着自己不同的韵味。
一到春天,嘉陵江对岸的桃花树和樱桃树上都缀满了花儿,白的樱桃花,粉的桃花,地里的油菜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交相辉映,好看极了。我与我的小伙伴最期待的,便是春季过后的夏季,因为一到夏天,我们就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江边的沙子上面玩沙子,用沙子作画,用沙子写字,甚至用沙子堆出城堡……这些都是我们儿时最有趣的记忆。那时,我们可以每天看到碧绿的河水,看着山上的树木随风摇动着,好似在跳着曼妙的舞蹈。
燕子砭在以前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作“青乌镇”,也同样寓意着青山绿水的含义。又因为燕子砭镇因山势而建,所以从远处、高处看来,就像一个展翅欲飞的燕子,故而明代万历年间宁羌知州陈昌言有诗云:“燕子化为石,飞破桃花色。春风吹不休,梦入乌衣国。”青乌镇后因此更名为燕子砭。为了留住这只吉祥的燕子,在过去,人们在燕子的翅端各修了一座廊桥,据说是这样燕子就不能飞走了。看着过去的家乡,青山绿水,古色古香,到处充斥着幸福与欢乐。这样的生活多么美好。
我的心里一直明白,那时的欢声笑语都是环境使然。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与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开始在嘉陵江中进行淘金,还有一些人用机器将河中的沙子挖出来,然后进行售卖,以便于挣一些钱,也可以方便买到沙的人去建造自己家的房屋。可这样挖出河底的沙子,便会是河床不稳,会使沙子随着河水流走,然后在下游堆积,便会给在下游附近居住的人带去一些灾难。
后来,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的政策,政府在嘉陵江畔建造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房子,让贫困户进行居住,这一片居住区被称之为“安置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入住,便会由于人们的生活而产生一些垃圾与污染。一些人将垃圾直接扔在了自己所居住的房子背后,这样的做法让人们感受到了便捷,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这种做法。可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嘉陵江边的环境越来越差,空气也由于越来越多汽车尾气的排放而开始变得污浊。我们身边的绿色也因为人们砍伐树木为建设房屋而变得越来越少,大片大片的森林开始消失不见,不仅是我的家乡,还有更多其他的地方的森林覆盖率在减少。看着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反思。
现在,国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参与到了植树造林的活动当中。不论是学校还是政府、街道以及安置点都开始大量的进行植树,为了留住我们身边的绿色,并且去创造更多的绿色,乡村中许多人都开始退耕还林,将自己的耕地都放弃了,然后栽种上了树木。
渐渐的,绿色又重新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之中,我那原本充满着绿色生机与可爱的家乡又回来了。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拉响警钟。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这唯一属于我们的绿色家园。让我们一起努力,改变悲剧,重新夺回属于我们自己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