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星期三 🌤

“刀耕火种”是文明还是破坏?(网络最高人气奖)

发布日期:2024-09-04 09:53:56   浏览量 :407
发布日期:2024-09-04 09:53:56  
407

“刀耕火种”是文明还是破坏?(网络最高人气奖)

□洋县中学高一(21)班:高子婷

□指导老师: 周宇华


2020年,人类迎来了来自生态界的重拳打击。一场蝗灾一夜之间吞噬了半个非洲;一场大火几月之内烧荒了整个澳大利亚的土地;一场大瘟疫转眼间毁掉了十四亿中国人的中国年,也毁掉了全世界人民的和平与宁静,全世界都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培根曾经说过: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但是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大自然,甚至试图驾驭它,改变它,如今终于遭到了报复。

全国人民疫情对抗的第30天,大家都安分地蹲在家中。我们也只能偶尔站在楼顶这个视野相对开阔的地方眺望一下远方,放松自己紧张的心情和缓解一下疲劳的双眼。眺望着围绕城市边缘的田野,我沉默静思,想着几百年来,人们究竟做错了什么,惹怒了大自然这位慈祥的母亲。轻轻将眼睛合拢,春风从耳边拂过,“风里带了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嗯?柴烟味儿,我诧异地睁开了双眼,在远处的田野里,燃烧着一堆堆“篝火”,火势大到随时都想要吞噬太阳似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串串标语:“焚烧秸秆,人人有责”;“不冒一股烟,不放一把火,不烧一棵树”;“禁止焚烧秸秆,留住碧水蓝天”……为什么还会有人钻空子,有如此肆无忌惮的行为?是在和政府作对?在和人类做对?还是在挑战大自然的极限?千百年来,人们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到机械耕犁,大型机器收割,科技带动农业,而今天却仍有最原始的“火耕”,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生态文明的退步?

三月初旬,中国疫情防控得到显著成就,出行的人数和车辆逐渐增多,人们以躲避疫情为由,纷纷驾车去远处的山区透气,步行出行的人数却大量减少,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为了“躲避疫情”而出去兜风的车辆,相信这样的变化也应该出现于其他城市,殊不知为了躲避疫情而增加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增加了大气污染。

近年来,城市雾霾加剧,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世界各国也在为保护生态文明而努力,却仍有许多地区对此问题不加以重视,放纵人们破坏生态环境,疫情期间,仍有农民焚烧秸秆,许多农民为了方便,只有将所有的秸秆就地焚烧,而政府及相关部门仅对禁止焚烧秸秆做出了严格的明文规定,却很少提及到禁烧的秸秆该如何处理?秸秆作为肥料,很难腐化,尤其是在北方,许多农民为了方便,只能选择最快捷的方法,就地将其焚烧,这势必造成了对大气的污染,对环境的破坏,我认为最可靠的做法还是得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加大回收,统一加工后再利用。在保护环境的问题上,不能只堵不疏。如:禁止机动车行驶,应尽快制造出能取代它的新一代交通工具;禁止生活中使用燃烧煤炭,应该提供更有效的生活替代品;砂石是建筑的主要用料,禁止采伐,那么就要有一种新的、更耐用、更安全的材料来取代它,而不是仅仅说“禁止”能解决的。

从古至今,人类为了生存与大自然作斗争,终于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进化至今,然而当一切都变得方便快捷时,生态的平衡却被牺牲掉了。原本的小乡村已经变成了典型的“雾霾小镇”,人类与大自然的斗争,最终两败俱伤。我们应该爱护它,保护它。

好在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对人类的重要性,尽管仍存在一些问题 ,但从开始实行生态文明建设,就已经是人类的一次巨大进步,我国在近些年来开展过各类绿色环保活动,习主席也强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市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19年,汉中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年,汉中市为汉江立法,治霾有了更坚实的法律后盾,还被选入2019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在全省水环境质量稳居三甲,完善了秦岭巴山保护长效机制。总而言之,汉中市为践行“维护生态文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汉中肯定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更多的贡献。

人类与生态文明应该互惠互利,相互依存。人类保护、爱护大自然;大自然回馈、养育人类。生生不息,直到永远。

助营销
/ PUSH PRODUCT
传口碑
/ WORD OF MOUTH
树品牌
/ BUILD BRAND
推产品
/ PUSH PRODUCT
翼传媒网
TEL:0916-8818872
邮箱:yuanliuw@qq.com 641362069@qq.com
客服QQ号1:2733041880
客服QQ号2:2256025272
版权所有: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2024049648号-1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