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德(三等奖)
汉中市陕飞一小:苏昱宁
指导老师:罗艳玲
问汉中徳行,何地可比?问汉人品质,谁人更高?
犹记前时冬晨,行人匆匆。但见一穷苦之人,着单衣,自抱于风中。惑,随父行其此,问曰:“何故伫于此?”对曰:“地有百元,拾之候主也。”问:“何时拾之?”对曰:“拾后闻鸡鸣。”甚动,此人竟贮于风中四时乎!吾与父直呼其德崇。人曰:“斯事小德耳,汉中比比皆是,未崇。”动矣。而后方知拾金不昧于汉中,平常事耳。故敬汉人。
既言拾金不昧之事众,而助人为乐之行,亦多。
夏时初午,热,令人心生累意。坐于公交车上,见一年迈妇人携一童车欲乘。车门狭小,台阶陡峭。妇不力,再试之,又不力,如此反复,皆不得而入。恐占人之时,头涔涔,连表歉意。众不责,一人辅其乘车。观其貌,本已现疲色,却不顾己身助人。妇犹是感激,忙谢。对曰“理应如此,何谢有之?”
车上人众,妇不支,坐于小车。公交车停,小车滑。两童抹汗,起坐让妇。妇面赤,谢后未许。童谓曰:“君负重,吾年尚幼,应归君。”对曰:“多谢。”遂许入座。
时快乎!未久,妇出。吾起身而助,不力。几人见之,行其助。或扶,或拉,妇出,妇长谢,众笑退。
中华流传之德,现于汉中。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以为美,斯丑也,善以为善,斯恶也。”既有德之谓,实犹有不德也。吾将以余生尽力行德,使天下皆德。愿德永生,同行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