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带起的文明(三等奖)
□留坝中学高一(2)班:杨志凡
□指导教师:杜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时间的沙漏沉淀着无法逃离的过往,记忆的双手总能拾起那些明媚的忧伤。历史便以它独特的方式描绘着汉中,记录着每一个成就其此时此景的人,书写着无数个令人怀恋的过往。
“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萧何月下追韩信便是在汉中市留坝县的马道街道上演绎的。追溯历史的长流,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项梁兵败后投降归附项羽,但韩信一直未被赏识,于是,离开项羽转投向了刘邦。在一次次接触中,萧何与韩信相识,并成为挚友,正如韩信所说:“你我一见如故,三生有幸。”在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重用而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在马道追回,在萧何的努力下,韩信终于成为大将军。这其中最感人之处在于萧何不顾一切追赶韩信的举动,这也就是“成也萧何的由来。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众所周知此句是形容张良杰出的运筹帷幄之势的。他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文韬武略冠盖天下,被誉为“中国第一谋圣”。更令人瞩目的是他的自清归隐。刘邦即位不久,便先后杀掉了韩信等诸多有功之臣,他深悟“狡免死,走狗烹;乱国破,谋臣亡”之理,但自清告退,摒弃人间事,专心修仙道,归隐于汉中留坝。
“古桂修篁里,纵目望江楼。张骞馆,蔡伦庙,各有千秋。”张骞,可谓是家喻户晓,他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有着纯正的汉中血统,出生于城固县的一个小村落里。建元二年,奉汉武帝之命,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将中原文明传入西域,又将西域的物种引入中原,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当然此番出使并非一番风顺,他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后逃脱。在归途中又再次被匈奴发现,又被拘留一年多,但却因此在西域树立起了威信。
正如《哑舍》中所写:“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历史变迁随岁月的侵蚀化为飞灰,也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人的喜怒哀乐被命运的车碾为尘土,没有人知晓那片宫殿楼阁之中上演了多少悲欢离合……”我看见你们过往的种种经历,就像在看着你们。我们都不曾参与到你们的生活中,但没有关系,在你们的时间轴上发生的一切,无论好的、坏的,都造就了那个被人崇敬的你,你们因汉中而开始人生,汉中因你们更加美丽。
现在人们提起汉中,不再单单只关注它宜人的山水,也不再只仅仅礼赞其城市建设,如今人们追求的是精神文化的传承,是这些祖祖辈辈留下的“文明”。文明如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如一轮明月,照亮了黑夜;文明如一场春雨,抚慰了干涸的心灵……文明或许是需要一个领头人就可以带起一片文明思想,当一句礼貌的用语,一个绅士的举动布满整个城市,四处便能感觉到文明的味道。
让我们携起手来,用你的一个小举动带起城市的圣洁之风。创建文明汉中,你我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