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汉中我的家(网络最佳作品奖)
□西乡县第五中学九(17)班:段显峰
□指导老师:方仁明
汉中,是文化厚重、历史悠远的“西北小江南”;是峰峦叠嶂、碧江盈盈的“世外桃源”;是朱鹮飞舞、云豹疾奔的生物聚宝盆。大美汉中我的家。
绮丽的风光
清丽的自然风景,成就了这片生态奇境。汉中,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也是十分绚烂,像一朵绽放在陕南的牡丹花。汉中历史名迹闻名中外,从“留此一坯黄土,犹是汉基”的古汉台,到“鸡鸣三省”的青木川;从“三堰”的水利工程带来的安居乐业,到“拜将台”那沉重的历史氛围;从张骞墓祠所念者开创的宏伟丝路,到武侯祠故主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汉中,让我看到张良庙前众人诚心膜拜;是汉中,让我看到紫柏山上天坑草甸尽显生机;是汉中,让我看到黎坪景区山清水秀,层林尽染;是汉中,让我看到龙头山上山风撩发,景色袭人。如今,我们能欣赏这等光景,离不开汉中政府的英明引领,离不开汉中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创建大美汉中。早在汉中市生态环境系统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市领导就提出:要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让人民感受到了市政府的决心与努力。
飞舞的朱鹮
美丽的朱鹮舞景,构成了这幅飞鸟画卷。朱鹮——东方宝石,一种美丽奇特的鸟类,以优雅高贵的外形、承载文化价值著称。朱鹮的外形迷人,浑身白羽似着一条洁白无瑕的长裙,头戴一顶红色织帽,像贵族公主一样高雅骄傲,又像看破红尘、远离尘嚣的隐土那般静穆神秘。你瞧,一只只朱鹮在汉江上飞舞,在朝阳下,在丛林中,在暖风里,它们富有规律地鼓动翅膀,像一位位经历了严格选拔的舞者,严谨又典雅,淡红色的翅膀反射了层层金光,又为朱鹮赋上一层神圣的色彩,它们在空中反转腾挪,像一位位仙子在传播自由飞舞的快意与生命力。飞累了,落至汉江边歇息,抖抖翅膀,晃晃长喙,似一个个孩子嬉戏完了,在费力地擦汗,一幅清纯可怜的模样。也难怪张籍写下了“翩翩起舞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的诗句,来描绘朱鹮的美丽与高贵。当然,优雅的朱鹮们对环境的要求也不低,20世纪中叶就因环境问题濒临灭绝,多亏刘萌增与其团队的努力,才使朱鹮家族再次壮大。而今朱鹮的生活美满,多亏了政府与人民的倾力合作,共建了一个人与自然互尊共生的幸福家园。
灿烂的文化
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铸就了这个汉家之源。岁月如梭,历史长河的每一瞬,都铭刻于史。我忘不了,两千三百多年前,秦惠王于殿前设立汉中郡,奠定汉中历史之源;我忘不了,公元前206年刘邦于汉中称帝,开启汉室基业;我忘不了,韩信在南郑为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成名;我忘不了,诸葛亮以汉中为基地,五次北伐,名留青史。同样也是汉中,让我理解了李商隐笔下“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的相思;是汉中,让我体会王昌龄笔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宏伟;是汉中,让我体验到李颀笔下“秦川万里汉中山,千峰万壑竟相连”的壮阔;是汉中,让我感受到陆游笔下“汉中桃花扇底风,不似江南赏桃花”的奇特。因为汉中政府、汉中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因为老师们诲人不倦的教导,汉中文化才得以传承。
汉中,你是“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你厚重的文化、绮丽的风光,珍稀的动物,共铸大美汉中。我以生在大美汉中为荣!让我们共建幸福园,共享汉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