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一等奖)
□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八(4)班:李海洋
□指导老师:王宁辉
岁月泼墨,缀下繁花,这是历史当中的盛世芳华;齿轮转动,时光变迁,幽幽千古只留汉文化。它不仅是如春风般过人心扉,更似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汉文化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只是我还年幼,仅能感受到它在历经岁月洗礼后散发出的淡淡的光辉。不论是爷爷口中百听不厌的故事,还是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关汉文化的一切都在我的心中播下了最美好的种子,在我黑黑的瞳仁中闪烁。
常听人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的深处有余温。”当我真正的去了解汉文化时,才发现,他的背后也有着众多传奇的故事。汉文化发源于汉中,此地不仅仅是文化深厚的名城,更是三国时期魏蜀两国的主战场。追溯历史,当刘邦推翻了秦朝被封为汉王时,汉中自然也成了他的领地。他曾在这里积蓄力量,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同时,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的齐点之一,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正体现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坚持不屈。这里也曾留下不少有关汉文化的遗迹,古汉台的清雅建筑,天汉楼的书香静影…汉文化所承脉的经典瑰宝,无论是历史战争上的烽火连天,还是宏伟的古建筑,亦是那些辉煌成就,都在古时幽幽地窗棂之下熠熠生辉。
再看当今,汉文化是否仍闪耀在生活中?答案是肯定的。
每当在梧桐小路上散步,天色渐阴,留下了万缕残阳,色彩昏沉的枯叶在眼前落下,冥冥之中好像已经有了秋的凉意。眼前这如画的美景则带着我穿过时间的河流,回到那一次在公园的场景。亦是落花时节,黄叶遍地,公园里的人却围满了一圈,我挤着拥进人群中间,结果被展平摆放的几张纸吸引了去,那原来是书法!我不妨的想起以往曾看到过各种名人的作品,它们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有的像大鹏展翅那般飘逸自如,有的则如小荷初绽一样清秀典雅…面前的笔墨纸砚,正是奏出这充满浓墨书香的诗歌的乐器啊!周围,无论老人或是孩子,都纷纷尝试着去写书法,尽管毛笔对我而言是那样的生疏,但所有的顾虑都在我拿起笔的那一刻化为灰烬。我将毛笔沾上墨水,在白纸上草草洒下几笔,可眼前的字样却与其他的作品相差很多。我看到旁边的一位老人,虽是白发苍苍,却带有文学的气势,他手执毛笔,轻轻点墨,径直在纸上写了起来,神闲气定,好一个行云流水!他方正有力的字体,让我大为震撼。老人似乎察觉到我的目光,转头看向我,笑着缓缓开口:“怎么不再尝试一下?”我先是一惊,又赶忙摇头:“不不,我可比您要逊色多了。”但他却并没有接我的话,自顾自的说:“书法需要的是静心,但咱们更要有对文化的敬畏,社区创办这种活动,不是要考验写的多么好,无非就是感受一下文化的精髓。”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书法,它正是汉文化艺术的呈现,更具有经典之美。我再次看向老人的作品——“书法衍千秋,汉碑晋帖龙蛇舞”,不禁在心中念道:“笔花开五色,苏海韩潮翰墨香。”我看到老人眼中赞赏的神色,便重振自信,我不再顾忌什么,我知道,这无非是对文化韵律的感受,旁边“民族文化体验”几个大字便是最好的诠释。我提起笔,稳稳的写下“情倾泰斗行神韵”,画笔一转,流出“缘帖山峰草篆秋”。我想,这就是我对书法的赞赏,对汉文化的赞赏。
它欲化作清丽的泉水,在笔墨挥洒下流过。依稀记得小学时参与的一次讲座,当老师讲到汉族人民的传统服饰时,同学们几乎都坐直了身子。屏幕前亮出的各种图片,人们身穿汉服,头戴装饰,华贵的深红色当中点缀着清雅的嫩绿,带着清新又不失华贵的端庄,我们连连惊叹。每个同学都备着汉文化的美所折服,对它的自豪感也似春风在心中拂过。人们对汉服的钟爱在社会中也得到了证实。在城市中心,甚至是外国的街头,也常常可见这样的服装,深沉与靓丽相互交织,描绘出无可替代的美。
它欲结为晶莹的钻石,在衣袖飘荡间闪烁。古典总是藏在人间的角落,文化同样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它或许是生活中参与的一次书法体验,还是一次用心的倾听,哪怕是与自己擦肩而过却素不相识的路人。我想,那些该都充诉着汉文化的气息吧!它又是多么庞大的一个词汇,它包含着文字、艺术、科技的方方面面,在历史成为了永远,在世间却是光明万千。它从《诗经》的朴实无华,再到宋词的细腻柔美,从古至今,它独特的魅力都令人惊叹不已。我深深地热爱着汉文化,因为它不仅有着华丽富贵的外表,更有着千古流传的魅力。尤其是它那从千年流传至今却仍毫不减退的提气势,那历经春花秋月的洗礼,来到今天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美丽。汉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是汉族人民智慧的闪光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岁月泼墨,缀下繁花,这是历史当中的盛世芳华…我想,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灿如星光的汉文化将永远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永远流淌在这烂漫人间。时光不会将它融尽,因为它让我看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看到了盛世三百年,看到了当今不会泯灭的文化之火。汉文化——这样的一束光,从此照亮了我心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