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漫溯,星辉满天(三等奖)
□汉中市龙岗学校高二(3)班:杨怡卓
□指导老师:蔡忠琼
伫立汉江之畔,凝视大江东去,我不禁思绪万千:多少英雄豪杰曾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又有多少史诗般的故事在这里落下帷幕?而我又何其有幸啊,得与他们在这里相遇——
“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拜将台上,寥寥数字,韩信波澜壮阔的一生便浮现眼前。只见高坛之上,他把剑临风,凝视前方,目光坚毅,四下森然,仿佛他在检阅着他的千军万马,审视着他一生的战功丰绩。耳边突然传来一串庄严的编钟脆响,身边出现了一列列身着甲胄的士兵。我低头一看,不知何时我也身着盔甲,手持战戟,站在士兵队列中了。我努力抬头向上看去,巍峨的拜将台上站着一位美髯公,另一个身形矫捷的将军打扮的人正抬级而上,“面貌唇厚耳大,目有精光”。我望着他飘扬的披风,默念着《史记》中对韩信的描绘,顿时瞪大了眼睛——“他是韩信!”我小心地惊呼,身边的士兵皱着眉无声谴责我的无礼,我在乌泱泱的人群中又闭上了嘴。看着那个“美髯公”从司礼的都承盒上拿起金印,闪光的金属在太阳下晃得我睁不开眼,我这才意识到这“美髯公”竟是汉王刘邦!看着兵符交托到新任大将军手上,听着激昂的军乐,远远地看着韩信伸出了双手,我不禁紧张起来,历史的宏图一一展开:暗渡陈仓,潍水之战,垓下围歼,楚汉相争,然后大汉一统天下!此刻,除我之外,有谁知晓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将会如何把这楚河汉界搅得天翻地覆?我望着拜将台上的身影,情绪越来越奔放,太阳洒下的光晕越来越亮,大汉胜境也逐渐映满我的脑子,好一场盛大的梦……
“且自龟鉴悬空,照破了红尘多少梦。休作蜃楼幻境,辜负此白雪太平春。”城固博望侯祠前,我看见祠边的两棵青柏苍劲繁茂,在盛夏投下一大块阴凉。我在这里望着墓祠,感慨万千:只身一人,穿越大漠,连通西域,赤胆忠心,足智多谋!渐渐地,熟悉的晕眩感传来,一阵飞沙拍在我脸上,打断了我的思绪,不知何时我已身处大漠之中。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我想抬手拭泪,猛然摸到自己的头巾,无边的沙漠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一阵清脆的驼铃声传来,回身望去,一百来号人蜿蜒向我走来,为首的人,身着披风,手持旌节,束发挽髻。沙子的反光让我看不真切,只听那人朗声道:“不知姑娘何许人也?”我猜想他可能以为我是波斯人,我朝前迈了两步,那人定睛见我黑发墨瞳,长相是个中原女子。“敢问姑娘贵籍何处?”我转念一想,出口西汉官话:“女子是南郑人氏,不知官爷去往何处?”那人冷峻的脸显出半份柔情来,“姑娘故里与张骞一处,张骞此去河西走廊,说服大月氏夹击匈奴小儿,维护我大汉繁荣和平,传播我大汉文明!”豪爽的神色从他脸上显出。他一边扬鞭拍马,一边说道“从这向南五百里便是姑娘故土了。”语毕,一行人已骑行数里。我心中翻腾着复杂的情绪,我知道此去他们会在河西被匈奴抓获,但他们终究会化险为夷,为大汉的盛世奠定基础,在历史上留下汉中人民的丰功伟绩!我望着渐远的人影,微笑着向南走去……
“天下书生仰面谢恩参纸圣,阅读者低头祈福拜龙亭。”恍惚间,我已来到洋州龙亭。一个面白无须人站在一口小锅前蒸煮着什么,手中木制托盘上承放着树皮、破布,身边的石臼里盛满着些浆状物……“翠儿,把东西拿来吧。”我大脑放空着赶紧上前,嘴里不自觉说着:“大人,您不必亲自操劳,翠儿来吧!”一边琢磨着:“这人一定是太仆大人,蔡太仆,蔡公!”蔡公接过树皮,又去捣弄石臼了。我眼见他将浆状物放入槽中,再用竹帘捞起,放在压板上,用重物压住。接着,他又从墙上揭起一张已经晾干的宣纸,对着阳光,兴奋地说:“这便是‘纸’!它将代替竹简和昂贵的丝帛,被天下读书人广泛使用!”蔡公手中的纸不仅是汉文化的见证者,也成为了世界文明的友好使者,它从这里出发,飞遍世界每个角落!
悠悠汉江,绵延不绝。此刻我站在汉江边,目视着滔滔江水承载着汉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滚滚流淌——韩信拜封大将军,张骞出使西域,蔡伦发明造纸术……这些由汉江水哺育的历史伟人,这些由汉江水浇筑的历史伟事,一起推动了中国文明进步,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汉中人,脚踏这方浸润着汉文化的热土,仰望这些汉中历史上的先贤大德,我立志做好一名汉文化的接班人,这是我心中永远的热爱和执念。
我的记忆中回响着汉江流域古朴的平仄韵脚,我的血脉里浸润着汉民族厚重的文化基因。撑一支长篙吧,满载一船星辉,向汉文化更深处漫溯,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这条长河的灿烂辉煌,并将它向全世界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