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星期三 🌤

回溯古文明长河,赓续汉文化光辉(一等奖)

发布日期:2024-12-31 16:29:00   浏览量 :214
发布日期:2024-12-31 16:29:00  
214

回溯古文明长河,赓续汉文化光辉(一等奖)

□洋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10)班:邓康杰

□指导老师:白晓慧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各地之名来因皆不同。这汉中市便是因汉水流经而得此名,汉中也是自古便有“天府之国”、“鱼米之乡”等名称,还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

“容容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这是杜牧《汉江》一诗。因为有汉江的存在便有了汉中,故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汉江是汉等相关的称谓的起源,汉文化能有汉文化之称,也就因汉江而起。然汉江其存在价值不仅仅只是为这些汉的称谓,它对汉民族文化的贡献以及文学价值的贡献都有着重要地位。多少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因汉江而作诗一首,而这些诗的传递又让多少的人了解到汉江甚至汉文化。涌动的汉水,始现汉文华之微光。

汉家发祥地,汉中开汉业。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几经周折,最终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便就一脉相承至今。汉文化起始于汉江,汉文化又兴盛于汉朝,行走在文明长河中,为汉朝由衷感到高兴,它的汉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兴办学校、修建道路、推行道德等措施,为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辉煌的汉朝,显汉文华之光。

汉风汉韵,源远流长。丝绸之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古代是向外国输出丝绸的一个路,但同时也是与外国交流文化的重要之路。而今丝绸之路为我国与外国发展都带来不同影响,而如此伟大的路的开辟者就是张骞,而张骞墓便在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作为后来对外交流文化的路,其影响意义之深,这不仅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还促进了民族的交融和当时中国人的地理视野等,为后继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了解到这,汉文化的光它己向外发光,逐渐耀眼。文明间的交流,汉文化璀璨夺目。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文化传承需要载体,而纸的出现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最有用的作用。因此纸便成了文明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东西之一。纸诞生于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之一,而发明人便是蔡伦。纸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又因为更容易保存书籍和文献,教育的普及也在大力发展,这使得世界文明的进程得以加速。发明这样技术的蔡伦的墓便是在汉中市洋县龙亭镇龙亭村。书中文化留遗韵,薪火相传汉文化。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丞相一生覆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悲壮,让人泪目,而丞相长眠之处便位于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诸葛村,并命名为武侯墓。“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为复兴汉室出谋划策,鞠躬尽瘁,虽汉室未复,但是汉人已将脚步遍布世界,且汉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这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丞相,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丞相之忠尽,流苏之百世。虽汉室未复,但汉赓续至今世。

我们回溯古文明长河,观汉水之美,得汉水由来,始现汉文化初始微光,随江游走知汉中之由来。走进这兵家必争之汉中,先见刘邦以此为初,经建汉朝,汉文化也由此发光发热。后见张骞出域,汉文化得广扩传递,并为后世留下丝绸之路,此后汉文化也愈加璀璨。再沿着文明长河,见证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文化留于书中,进而薪火相传。后游走到中远古战场。卧龙暮,千古过,愁叹英雄憾。

汉文化已是中国不可或缺之瑰宝,从古至今也从未中断,现如今,乃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吾辈青年应要练就过硬本领,勤做学习派。向书本学习,向历史学习,向蔡伦和张骞等人学习,向汉文化学习,为发扬汉文化之光而勤于学。

助营销
/ PUSH PRODUCT
传口碑
/ WORD OF MOUTH
树品牌
/ BUILD BRAND
推产品
/ PUSH PRODUCT
翼传媒网
TEL:0916-8818872
邮箱:yuanliuw@qq.com 641362069@qq.com
客服QQ号1:2733041880
客服QQ号2:2256025272
版权所有: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2024049648号-1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