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星期三 🌤

我要从南走到北(二等奖)

发布日期:2024-10-31 09:54:52   浏览量 :247
发布日期:2024-10-31 09:54:52  
247

我要从南走到北(二等奖)

□洋县中学高一(23)班:张资康

□指导老师:吴蕾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当我们处在这个“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的时代,谁又能给出美妙的答案?

我在困惑中放下手中的书本,抬脚迈进这汉中城,去寻找我的诗和远方。

走过汉江边缘,明知道不会邂逅东坡先生的一叶扁舟,却期待与这奔泻的江水来一场美丽的际遇。端立于岸堤之上,却分明看见了激流下的波涛汹涌,不禁想到:两岸厚重的泥沙,难道从未把它填满吗?历史漫长的洪流,难道未曾把它招致麾下吗?这里可曾也有过“填然鼓之,兵刃既接”的部落之争?它们是否在它身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我努力地向这片江水呼喊来寻求答案,苦寻无果,愁绪万千。久立岸边,跟着这江水的频率起起伏伏,我懂了。在这惊涛拍岸的水声里,我却分明听到了月落乌啼声、幽壑涧声……闭上眼睛,竖耳细听——河边传来女子洗衣时哼出的小调;再听,远处传来嗬吃嗬吃的拉纤声……江岸上众人共同修堤坎的加油鼓气声虽模糊却坚不可移。这千百年来的声音穿越时空,回旋在汉江上空,圣洁而灵动,别有一番风韵。

我想,我找到了!最美的汉中文明,就在这一条汉江所育孕的风土人情里。

踏过巍峨秦岭,明知道不会偶遇陆游嘀嘀嗒嗒的小毛驴,却期待与那几十年前传载着文明的群体——信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像木心在《从前慢》中说的那样:“从前月色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信客正是这种浪漫的缔造者,他承载着一个家的幸福,用双脚行天下。正愁将如何征服这险峻的秦岭山脉时,一个推着自行车、自行车上驮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信客正迎面向我走来。他走近我才发现他身上也捆绑着很多小包裹,已是大汗淋漓,却仍不肯放慢脚步……好不容易,等到他停下来歇脚,正准备上前攀谈,他却从内层夹褥里摸出一个小本子不停的翻看着,并翻看嘴里还嘀咕着。凑近了听,方才听清他在念叨人名字,我想到之前爷爷给我讲过他们还会帮忙带口信。不知翻过了几座山头,我早已不见他的踪影。我想正是因为有信客这种无私奉献,一己担当精神的流传,才有当代之“工匠精神”。如今,看我大汉中之繁荣发展,虽连绿铁皮箱子都罕见,而这种文明可谓是世世代代的汉中所追逐的。

我想,我找到了!最美的汉中文明,就在这一份份责任与担当中。

最后一站,不经意就走到了老家门口,岁月斑白了门上的门神画,消退了朱红色的门漆,朽蚀了高悬的门檐。叩门的手停在半空,我不知道是该进还是该走开,正当我踌躇不前时,门内传来一阵吟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儿时的画面纷至沓来,措手不及……

一个年迈的满脸都是褶子,连说话都喘着粗气的老人正为一个孩童诉说着我们昔日的家园,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文明,它是如何的熠熠生辉、如何的惊天地泣鬼神。

敢问,又有谁能不相信听如此之家园情怀长大的孩童,哪个不会是几十年后的“中国之脊梁”!

我想,我找到了!最美的汉中文明,就在这一个个庭院当中,在一份份传承之中。

那响亮的吆喝声已随汉江奔腾而去,但千百年来,汉中人的心间仍然流淌着一股被汉江水滋润的风土文明之情怀,那信客在秦岭山脉上踏过的脚印早已被风沙覆盖,而那份责任所托举起的文明的星火却依旧蔓延,而且将在更深远的土地上,继续燃烧几千年,而那份沉甸甸的继承、传承之文明也将由汉中人传遍整个华夏大地!

助营销
/ PUSH PRODUCT
传口碑
/ WORD OF MOUTH
树品牌
/ BUILD BRAND
推产品
/ PUSH PRODUCT
翼传媒网
TEL:0916-8818872
邮箱:yuanliuw@qq.com 641362069@qq.com
客服QQ号1:2733041880
客服QQ号2:2256025272
版权所有: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2024049648号-1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