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星期三 🌤

《诗经》与汉中(二等奖)

发布日期:2024-12-31 16:26:08   浏览量 :207
发布日期:2024-12-31 16:26:08  
207

《诗经》与汉中(二等奖)

□汉中市汉台中学高一(7)班:杨秉诺

□指导老师:张 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诗想必多数人都耳熟能详,而这句诗运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让人不禁联想到淑女配君子的美好爱情故事。而他便出自《诗经》。《诗经》也与汉中的众多文化和生活密不可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孔子曾说:“兴于《诗》”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诗经》中,也藏着汉中。

开篇的诗句源于《关雎》,而《关雎》就选自十五国风中的《周南》。那“周南”具体在哪儿呢?有人说,它就是汉中这片古老的土地。

汉中,西周时被称作周南、南郑,这是由国务院组织有关专家组审定的。由此可见汉中便是西周时的“周南”。

汉中自古就有“天汉”的美称。在《诗经·云汉》及《诗经·小雅·大东》中便写道:“为天有汉,蓝亦有光。”天汉,及天上的银河,而天上的银河和地上的汉水是遥相呼应的,地上的汉水就像天上的银河一样熠熠生辉,这就是古人与生俱来的浪漫,也因如此,造就了“汉”这个字的意义所在。

汉江河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浇灌出了一片丰饶的土地,也孕育了汉中人独有的魅力,汉江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汉江百万年的塑造功不可没。“大汉民族”、“汉文化”、“汉学”、“汉语”这些名称,都是因为有了汉朝才定型的,而汉江是汉朝的发祥地,也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感情,比如《汉广》中写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是一首民间情诗,诗中反复借汉水的长宽和不可泳来比喻女子的渴望而不可及。《诗经》中记述了古人在河边生活的诗歌有六、七十首,可以说《诗经》与汉江密不可分,它是汉江的一部分,而《诗经》则会像汉江一样“奔流不息。”

活在《诗经》里的汉中人是幸福的,那个名叫“周南”的地方,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淳朴的人情,还有热烈的相思……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打开《诗经》时,依然能感受到曾经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

汉中南郑的滨江公园里有一座高耸的祭坛,而祭坛上有一座雕塑。而祭坛上有一个雕塑,这个雕塑就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公旦。曹操曾在《短歌行》里化用典故,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句来表达自己渴望广贤纳士,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周公的勤勉。而周公又为何要来到汉中呢?这是因为他受文王之托来汉中会见南国各诸侯。然后与褒国国君一起祭奠汉山,这种“重量级”人物来到汉中自然是要被记录下来的,而此番情景被收录进《诗经·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这是周公与褒国国君一起祭奠汉山时所演奏的唱词。由此可见汉中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源远流长的文化一直深深的影响着后代。

《汉中日报》曾说:“一城浪漫山水,三千年的濡染,三千年的浸润。”在这千年间,汉中经历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历史的烙印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建设更好的汉中。

助营销
/ PUSH PRODUCT
传口碑
/ WORD OF MOUTH
树品牌
/ BUILD BRAND
推产品
/ PUSH PRODUCT
翼传媒网
TEL:0916-8818872
邮箱:yuanliuw@qq.com 641362069@qq.com
客服QQ号1:2733041880
客服QQ号2:2256025272
版权所有: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2024049648号-1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中段